close
教育部為鼓勵學校活化閒置空間,今年舉辦首屆10大經典特色學校選拔,前10大多屬於偏遠特色小學,閒置空間非小學校的專利,學校如自我侷限於升學率及招生問題,輕忽發展學校特色,當然與經典學校無緣,反之,只要用心經營,每個學校都有機會成為經典。
受少子化影響,各級學校都面臨學生減少,班級數萎縮問題,不僅大學校面臨超額老師、教室空間閒置問題,小學校甚至因學生數太少,有被裁撤危機,教育部為活化校園空間,讓學校走出舊思維,所以提出特色學校選拔,作為示範學校。
對偏遠小學而言,危機就是轉機,如不設法轉型,學校將面臨裁撤危機,所以,不僅努力與社區結合,讓學校成為社區活動中心,另也積極發展學校特色,如成功國小結合紫斑蝶大遷移、華南國小推出「橘子紅了」、「科角溪大小事」活動,與社區居民的生活、產業、生態結合,不僅活化學校,更吸引許多不喜歡傳統教育方式的家長,將孩子送至這些特色學校就讀。
而傳統的大學校,面臨學生數萎縮及減班的壓力,卻仍固守原來的升學教育,努力填鴨,希望衝高升學率來提高學校的人氣,而不思活化利用校內的資源及空間,開發更多的學習管道及方式,結果路愈走愈窄,終於變成死胡同,無法求新求變,反而讓學校更無競爭力。
經典特色學校的選拔,絕不是小學校的專利,希望它能成為學校活化教學及空間的誘因,讓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,不再只是升學的工具。
yuotube
全站熱搜